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生活 >  >> 
人生几何春已夏|天天最资讯
来源: 渭南日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4 14:03:37


【资料图】

师铤
因为反复的降温与降雨,今年的春天显得特别长。
是以,当刷新闻看到今日立夏的消息,裹着厚外套的我,一时竟有些恍惚。蓦然间,就想起了老杜旧句——人生几何,春已夏。
这句诗,出自老杜写春日的一组绝句。而写那套春光烂漫的绝句之时,正是老杜避居草堂之际。
至德二年(757年),老杜官授左拾遗——这也就是后人称他杜拾遗的原因。一年后的乾元元年(758年),他为打了败仗的宰相房
琯上疏说情。因直言进谏,触怒权贵,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心情郁闷的老杜,在回河南老家探亲的往返程中,因为沿路见到安史之乱带给老百姓无穷灾难,于乾元二年(759年)写下了不朽的三吏三别。那一年夏天,战乱中的关中又逢大旱,不堪重负老杜终于在污浊的时政中,辞官西下。几经辗转,他在冬天来到了天府之国的成都。
这一年,是老杜创作成就最高的一年。朱东润先生说:“乾元二年是一座大关,在这年以前杜甫的诗还没有超过唐代其他的诗人;在这年以后,唐代的诗人便很少有超过杜甫的了。”
当然,那个时候,无官一身穷的老杜并不知道自己的成就将闪耀在未来的千年中,成为中国文学史,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。
那时候,他穷困潦倒(毕竟路上全家都差点冻死),在亲友赞助下,才在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建起了几间草房,开始了他一生中相对稳定的5年多的川中生活。
这几间房,就是后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草堂。
见惯了关中冬日的萧索,当看到眼前的蜀中冬日依旧树木苍翠花朵娇艳时,历经战乱大旱、风尘仆仆的老杜,百感交集。“一岁四行役”,过去一年,他为了生活,从关中赶往秦州,从秦州赶往东柯,从东柯赶往同谷,从同谷赶往成都。如今,颠沛流离的狼狈生活终于可以告一个段落了。
只是,这时候,年过半百的他已经经历了太多挫折,看了太多官场险恶,他不再对现实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这些,我们都能在这组诗中读到。“二月已破三月来,渐老逢春能几回。莫思身外无穷事,且尽生前有限杯。”“颠狂柳絮随风去,轻薄桃花逐水流。”我最爱的,还是那句“人生几何春已夏,不放香醪如蜜甜。”
醪,单看这个字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就是醪糟那个醪。所谓香醪,便是美酒的代称。老杜自己的诗中也有“清秋多宴会,终日困香醪”之句。
说起来,几百年后,老苏还有一段“香醪/春醪”轶事。
北宋时期印刷业很发达。知名文人的作品基本都能第一时间通过书铺流传。对读者来说,这是好事。但有时候,也会有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意外:欧阳修有个癖好,就是喜欢不断地修改自己的作品。著名的《醉翁亭记》一写完就被书商盯上,很快,滁州各书铺就开始售卖这篇文章。但油墨尚温之际,欧阳修爱改稿子的“毛病”犯了,作者大刀阔斧的一改,书商雷厉风行的再一印,有心的读者拿到新书后一看,哎哟,初版时首段用了大段笔墨来描写滁州四面的山,再版就只剩下寥寥五个字:“环滁皆山也。”
当时出版业的速度可见一斑。
当然,在效率与利益的驱使下,质量难免不保,刊刻之际,错讹难免。某一天,有人想用御用的澄心纸求老苏的字,苏仲虎便带着当时流行的京师本《东坡集》去找老苏。本来计划着小苏读诗老苏写字,读到“边城岁暮多风雪,强压香醪与君别”时,老苏把笔一扔,勃然大怒。原来,老苏本来写的是“春醪”,却被书商误印成了“香醪”。
也是,上一句又是“岁暮”又是“风雪”,以“春”配“醪”,确实比“香”贴切。
话扯远了,回到老杜。
在老杜生活的大唐,四川的酿酒业已经非常发达。不仅产业成型,连普通人也好酿酒。五代入宋的孙光宪在《北梦琐言》中记载:“蜀之士子,莫不沽酒,慕相如涤器之风也。”这样的环境下,原本就“性豪业嗜酒”的老杜,在相对安逸的生活中,自然酒兴与诗兴齐飞了。
这句“人生几何春已夏,不放香醪如蜜甜”中的“香醪”,他没说具体是什么酒,但是后来著名的杜诗研究者王嗣奭[shì]在《杜臆》中注释道:“香醪,指郫筒酒。”另一位著名的杜诗研究者仇兆鳌在《杜诗详注》中引《成都记》:“成都府西五十里,因水标名曰郫县,以竹筒盛美酒,号为郫筒。”这么看来,老杜笔下写的,便是以豆瓣著称的郫县出产的一种用竹筒酿造的酒。这酒早在魏晋时期便已经存在。《一统志》记载:“相传山涛治郫,用筠管酿酴醿作酒,兼旬方开,香闻百步,今其法不传。”关于做法,《华阳风俗录》载:“郫县有郫筒池,池旁有大竹,郫人刳其节,倾春酿于筒,苞以藕丝,蔽以蕉叶,信宿香达于林外,然后断之以献,俗号郫筒酒。”——把郫筒池旁大竹的竹节掏空,将春酿倒入竹筒,其外用藕丝和蕉叶包好,两三天后就酒香四溢了。喝的时候将竹节断开即可。
虽然王嗣奭的注释多有主观臆断之嫌,但是老杜爱郫筒酒,却是事实。广德二年(764年)他在从阆州赴成都途中作《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》,其中便有“鱼知丙穴由来美,酒忆郫筒不用酤”之句。
“二月已破三月来,渐老逢春能几回。莫思身外无穷事,且尽生前有限杯。”
渐老又如何?无穷事又如何?
若此际惨淡,不要逃避,坦然接受,学会在逼仄的境遇中享受人生。做不到智者,做一个豁达的达者,也是很好的。
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